國中教育會考各科試題各題「通過率」近年有提高的趨勢!
各題通過率是什麼?各科通過率趨勢如何?趨勢成因是什麼?
前言:
自103年起教育會考開始實施以來,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(以下簡稱台師大心測中心)負責命題、組卷、閱卷與計分,為維持試務工作的穩定與精進,台師大心測中心會統計每年教育會考各題通過率與鑑別度,以維持命定的穩定度。
本文將為各位簡介通過率,並且分析各題通過率的變化趨勢,幫助讀者了解現階段教育會考應考策略,與建議的準備方向。
本文大綱:
一、各題通過率是什麼?
二、歷年通過率趨勢分析!
三、教育會考應考策略與準備方向!
一、各題通過率是什麼?
“通過率是指有效考生中答對該題的人數百分比,可視為試題難度,
數值愈大代表試題愈簡單,反之則試題愈困難。”
——台師大心測中心
從台師大心測中心的定義可知,通過率其實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試題答對率,也符合我們一般的認知:答對率愈高,代表試題愈簡單;答對率愈低,代表試題愈困難。
而有效考生人數則是將缺考、重大違規與點字卷(視覺障礙考生專用)扣除的考生人數,目的在排除掉可能出現的離群值(Outlier),以免扭曲統計的結果。
結論:
試題通過率=試題答對率=試題難度
二、歷年通過率趨勢分析!
在呈現歷年資料趨勢前,有兩點要跟讀者說明:
首先,我們普遍發現試題題號愈後面的題目,通過率相對較低,可能原因很多,有題目數量、題型配置,或是考生作答技巧等因素,所以我們面對歷年會考的題數並不是完全固定一致,在各科分析前會先說明題數的變化,讀者在觀察資料時,須斟酌參考。
至於題數變化的主要原因,可能是因為會考103年第一屆適用,或是111年新課綱第一次施測,這兩年題數會不太一樣,而其餘年度題數都是穩定一致的,所以其他年份的資料趨勢是可以直觀判斷的。
其次,各題通過率的資料是每題都有一個數值,為了要呈現當年的數值代表性,我們將數值取幾何平均值,也是一般比例性數據在取平均值時常用的方法,其方法如下:
例如,當年國文有48題,我們會將所有題目的通過率相乘,再開48次方根,此為幾何平均值。
國文
題數的部分:103年至110年均為48題,111年變更為42題,測驗時間均為70分鐘。
國文平均通過率大約6成2左右,整體趨勢是上揚的,儘管106、107年有小幅下跌,但在近三年數據均是穩定上升的。
英語
題數的部分:聽力103年測驗20題,且與閱讀同時測驗,中間沒有休息時間,測驗時間20分鐘;109年因為疫情而停測,沒有數據,其餘均是21題,測驗時間25分鐘。
英聽的平均通過率大約7成2左右,除103年考試制度不太一樣、104年調整改制之外,105年之後的數據都蠻穩定在72%上下移動1%內。
題數的部分:閱讀103年測驗40題,且與聽力同時測驗,中間沒有休息時間,其餘年度均是與英聽分開測驗;104年測驗40題、105~110年測驗41題、111年測驗43題,測驗時間歷年均為60分鐘。
英文閱讀的平均通過率大約5成6,儘管103年考試制度不太一樣外,數值偏低,但是不影響整體平均通過率上揚趨勢。
數學
題數的部分:103年27題;104、105、111年25題;106至110年26題,測驗時間歷年均為80分鐘。
數學的平均通過率大約5成5左右,儘管109年有下降的情況,但是只有1%的下降幅度,整體趨勢仍是隨時間增加而上漲。
此外,比較104年與111年(題數相同的兩年)平均通過率,從50.93%上升至59.27%,7年的時間上升9%,上升幅度約佔104年平均通過率的六分之一。
※備註:數學的平均通過率不含非選題的部分,台師大心測中心並未公布非選題通過率的相關統計資訊。
社會
題數的部分:103至110年均為63題,111年54題,測驗時間歷年均為70分鐘。
社會的平均通過率大約6成左右,儘管107、110年有下降的情況,但是下降幅度並不大,整體趨勢仍是隨時間增加而上漲。
值得注意的是111年新課綱第一年施測,平均通過率有較大的上升幅度,可能與題數大減9題有關。
自然
題數的部分:103至110年均為54題,111年50題,測驗時間歷年均為70分鐘。
自然的平均通過率大約5成4左右,是所有科目中平均通過率最低的,歷年數據雖有起伏,但是整體趨勢仍是隨時間發展而增加。
小結
除了英聽的平均通過率比較穩定,沒有太大的變化之外,其他科目平均通過率的變化趨勢均是增加的(從虛線的趨勢線可以看出,斜率均是大於0的斜直線)。
至於上升幅度,國文、英文閱讀(扣除103年)、社會(扣除111年)、自然四科約上升5%;數學約上升9%,代表從會考施測至今,近九次的測驗平均通過率成長近10%,數學更是近16%的成長率。
在此強調我們沒有要作複雜、嚴謹的統計學分析,將可能成因與影響程度完全分析出來。
我們希望提供給讀者一個有趣的想法:
在計量經濟學研究時,有時會將時間的遞進,作為技術進步的指標,也就是假設隨著時間的增加,技術也會隨之進步。
那麼我們可以將歷年會考平均通過率趨勢的數據,用另一個角度思考:隨著有效考生的技術進步,可能會出現平均通過率趨勢上升的連動結果。
如此就出現一個有趣的問題:有效考生具有什麼樣的技術進步呢?我將在第三個部分為讀者提供想法。
三、教育會考應考策略與準備方向!
考生究竟發生什麼技術進步,使得平均通過率出現上升的連動結果呢?
根據經驗法則,我們認為應該是練習歷屆試題考古題,使得考生在考試技巧或是答題方式上,發生技術進步。
這其實很常見,我們在準備各類測驗或是檢定考試時,均會練習考古題,幫助我們熟悉官方的命題模式,揣摩正確的答題方式,並且在答題配速上,不斷模擬訓練,以求取高分。
因此,會考應考策略必不可少的就是練習歷屆試題考古題。練習歷屆試題考古題,從中找出心測中心命題的趨勢,快速掌握個人弱點來加強,並藉此為自己安排有效率的讀書計畫,就是最有效率的複習方式。然而,坊間的參考書極少專門針對歷屆基測、會考試題,進行分章節單元編排,故較難依照個人程度不同,挑選需要優先練習的試題,或診斷出個人弱點單元來安排有效率的讀書計畫。
有鑑於此,我們精心整理自101~111年歷屆基測試題及會考試題,共13回歷屆試題,依單元將試題分類,根據新課綱的課程變動,將數學、社會、自然三科挑掉已不在新課綱單元的試題。並依據試題通過率或難度挑出精熟試題註記且附上詳解,編輯了「各科單元檢視練功題本」,希望能幫助完成題本演練的同學,找到各科命題趨勢與個人弱點單元,快速提升應考實力,在教育會考中,各科穩拿A級,挑戰A++。
如果想進一步瞭解我們歷屆試題編輯特色與檢視方法,請參考以下文章:
會考各科想拿A級嗎?各科單元分類歷屆試題練功本可以幫你實現!!
桃園儒林會持續關切升高中、升大學多元入學的相關資訊,適時發文來為大家說明,
如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在此,
或是撥打桃園儒林補習班電話03-3381883,
我們會盡力為您解答。
留言列表